閩侯“造福工程”近5年來惠及3500名村民
http://m.hrbznlm.com 2013-08-08 15:58:42 來源:福州新聞網 【字號 大 中 小】
告別“風雨樓”住進大洋房
閩侯“造福工程”近5年來惠及3500名村民
造福工程安置點的新房
“有人說幸??床灰娨裁恢?,可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那就是一家人走出了深山,,告別了‘風雨樓’,住進了大洋房!”昨日,,閩侯縣大湖鄉(xiāng)六錦村村民林世珍打掃著不久前剛建成的新房,,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今年47歲的林世珍一家4口,,原來住在離六錦村村部5公里外的東嶺自然村,家里的房子是一座土木結構,、約50平方米的老宅,。“我們住在偏僻的深山老林里,,房子破舊不堪,。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外面刮風屋頂便‘啪啪’響,。沒有陽臺,也沒有獨立的衛(wèi)生間,。這些年我們一直想搬出來,,但一來經濟緊張,二來也不知道去哪里買地,?!被叵肫鹕钌嚼锏纳睿质勒涓杏|頗深,。
去年初,,閩侯縣委、縣政府將林世珍列為“造福工程”搬遷補助對象,,對他家4口人每人補助6000元,,讓多年居住“風雨樓”的林世珍一家喜出望外。去年底,,林世珍靠著政府的補助和自己的積蓄建起了新房,。記者昨日在六錦村村部后街新址上看到,,新房依溪而建,周邊環(huán)境優(yōu)美,。每棟新房都由一棟洋房和后廚房組成,,占地面積約160平方米。不少建房戶已經開始著手進行內部裝修,,有的甚至已經迫不及待地搬進了新房,。
在林世珍帶領下,記者參觀了他的新房子,。新房戶型是四室一廳兩衛(wèi)的格局,,房間內陽光充足,屋內被粉刷一新,,廚房,、陽臺一應俱全。他還新購置了電冰箱,、桌凳,、電磁爐等?!澳憧催@新房,,每棟房子2戶人家住,一層是公用的,,二三層就和城里的單元房一樣,,一戶一套,有120多平方米,,土地還是免費的,,配套基礎設施由政府承擔。有政府的補助,,每戶只要花10多萬元就有了一套全新單元房,,還不包括底層100多平方米的公共空間?!绷质勒浞Q,,花這些錢就是在城里買個衛(wèi)生間都還不夠。
盡管還未裝修的屋子顯得有些簡陋,,可林世珍提及新房,,臉上總是笑瞇瞇的:“造福工程結束了我們住‘風雨樓’的日子,一家人能有今天,,全靠政府的好政策,。最近一家人都商量在孩子結婚前怎么把房子裝修一番,房間怎么分配……總之,住新房比起住深山中的老屋,,心里覺得踏實多了,。”
和林世珍一樣,,村民張純光以前居住在離村部10多公里外的凌云洋自然村,,山路狹小難走,機動車難以通行,,日用品只能挑上去,,而且沒有診所,生病只能熬著,,要經過2個多小時的跋涉才能到達村部,。對于以前的出行環(huán)境,張純光說:“交通不便,,進村好比進城,,外村人都不愿嫁過來?!?/p>
去年政府實施“造福工程”,,給了不少補貼,讓張純光一家從偏僻的深山搬遷到了六錦村下洋新村,。新房前就有一條寬闊的水泥路橫穿而過,,綿延到繁華的中心街區(qū),。
“每天我都騎著摩托車往返于市場和家里,,為家里買些新鮮蔬菜水果。在這里,,我們就像城里人一樣過日子,。”張純光笑著說,,“造福工程讓年輕人找老婆都更好找了,,如今不少年輕人娶回了外地媳婦?!?/p>
林世珍,、張純光住房條件得到改善,是閩侯“造福工程”的一個縮影,。閩侯縣自1994年開始實施“造福工程”,,由政府出資幫扶,將散居在邊遠偏僻自然村和地質災害點的群眾整村搬遷,、集中安置,,以減少自然災害的侵襲,改善貧困山區(qū)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閩侯縣委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近5年來,閩侯縣共投入近千萬元實施“造福工程”,,搬遷安置550戶3500人,,主要分布在廷坪、大湖,、洋里,、白沙等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今年,,閩侯縣還計劃對青口鎮(zhèn)青圃嶺村,,大湖鄉(xiāng)大池村、六錦村和墻坪村,,廷坪鄉(xiāng)池坑村,、曹地村、石坑村和溪坪村,,鴻尾鄉(xiāng)橋頭村等9個行政村480戶2047人進行“造福工程”搬遷,。截至目前,已動建305戶,、1397人,,這些群眾有望春節(jié)前全部遷進新居。
(福州日報記者 張鐵國 通訊員 張存金 吳國棋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