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根藝師:從賣產品到賣藝術
http://m.hrbznlm.com 2014-09-25 15:30:37 來源:東南快報 【字號 大 中 小】
按照上街根雕大師們半開玩笑的說法,,他們要“回爐重造”了,。
太單一、沒有時代感,、上街根雕作品同質化……低迷的市場氛圍讓上街根雕藝人意識到,,只有尋求轉型才能實現(xiàn)突圍。曾經的“草根生產”開始向“文化創(chuàng)作”邁進,,如何將根雕作品從擺件升格為藝術品,,賦予其更深刻的藝術文化內涵?這成為根雕藝人們不得不思考的課題,他們不僅回校補文化課,,也開始將創(chuàng)作理念融入到根雕作品中,。
重重壓力之下的閩侯根雕產業(yè),即將迎來“又一春”,。
上街根雕面臨同質化問題根藝師尋求創(chuàng)新,,34歲后成“雕豹”第一人
余春洲,1980年出生,,是村里的根藝高級技師,,三十多歲的他在這個圈子里已經小有名氣。“16歲那年,,當很多同齡人還在上學的時候,,我就去了木雕廠做學徒?!?/p>
“剛去學藝那會兒,,上街這邊有很多臺灣商人過來開辦根雕廠?!庇啻褐抟老∮浀?,上街一時間會聚了很多名人大家,不少臺灣商人帶來了先進的機器設備,,效率因此提高了許多,。
提及自己的作品,他給東南快報記者的回答是“越來越不滿意了”,。據(jù)他介紹,,自從出師以后,他就開始進行獨立生產,,后來又跟著象園派的一位技藝傳承人深入學習,,提升自己的雕刻技巧,各種大獎也獲了不少,。然而,,一度讓自己引以為傲的作品現(xiàn)在突然冒出了很多問題。
“根雕好壞其實和材料并無絕對的關系,,有了思想,,根雕才有了生命力?!彼驮浺娮R過,,一位國內的大師將一塊廢棄的木頭雕刻成了業(yè)內罕見的蟾蜍造型,結果售價達到好幾萬,。
這一經歷給了他很大的觸動。為了增加根雕的價值,,上街的根藝師們都不惜花費重金從緬甸,、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購進木頭中的“貴族”,比如說:金絲楠木,、緬甸花梨等,。
余春洲覺得,包括自己在內的上街根雕大師都太過關注根雕作品的價值,,而恰恰忽視了根雕本身的魅力,,懶得去創(chuàng)新,由此導致現(xiàn)在整個上街根雕作品的同質化。
“我想要去創(chuàng)新,?!庇啻褐拮畹靡獾谋愖髌酚纱水a生?!皬慕疱X豹的形體,、肌肉、骨骼到毫毛,、花紋,,都要仔細觀察,并結合它生活的自然環(huán)境,,借助杉木瘤根帶有的天然疤瘤,,依形就勢,豹子就會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边@是豹類作品完整的創(chuàng)作過程,所選材料也較為廉價,。憑借這一創(chuàng)新,,他奠定了自己在雕刻豹子方面全國首屈一指的地位,在各種大型比賽中相繼獲獎,。
從“草根生產”到“文化創(chuàng)作”使作品從擺件升格為藝術品,,賦予其文化內涵
“現(xiàn)在有時間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反思了?!庇啻褐弈昧藘杉嘘P豹子的作品讓東南快報記者對比,。乍一看,似乎沒什么差別,。但細看之下,,一件中的豹子顯得較為兇猛,另一件中的則比較溫和,。
“動物自然也有著喜怒哀樂的情感,。”余春洲說,,雕刻動物不僅要雕得像,,還要賦予它情感,才能讓人百看不膩,。以前他雕的豹子雖有特色,,卻始終都是一種表情,他覺得這是因為自己的文化知識不夠,,難以作出突破,,才不能給動物賦予更多的生命力,。
“感覺到自己在知識上需要提升,所以我會定期到福州工藝美術學院補補課,。沒想到班上幾乎全是來自上街的根藝大師,。”余春洲開玩笑地說:“現(xiàn)在我們竟然由同鄉(xiāng)變成了同班同學,?!?/p>
“肚子里的東西不夠用了?!庇兄嗄甑窨探涷灥母嚧髱熈置僖彩前嗌系囊粏T,,相互交流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大家都有相似的體會。林茂官認為,,雖然現(xiàn)在客觀現(xiàn)實是市場不太景氣,,但產品賣不掉的主要原因在根雕上:太單一,沒有時代感,。
“我希望更新自己的木雕創(chuàng)作理念,,不斷吸收現(xiàn)代藝術理論,擴大知識面與創(chuàng)作視野,,使自己的作品形式上更加豐富多彩,,以適應多元化的時代要求?!痹谟啻褐薜募依?,東南快報記者看到,現(xiàn)在除了絕大多數(shù)的豹類作品外,,還有一些馬,、龍、牛等別的動物,。
“以前我們是賣產品,,現(xiàn)在我們要轉為賣藝術?!庇啻褐拚f,,因為有了現(xiàn)代更高端的工具,工藝師們就能結合細膩的表現(xiàn)方式,、更為廣泛的生活題材,、現(xiàn)代的包裝表現(xiàn)力,使作品從擺件升格為藝術品,,要賦予其更深的藝術文化內涵。
專家
根藝師轉型對上街根雕的未來發(fā)展是必要的
“根藝講究形與神,,有形是作品的基本要求,,有神才是至關重要的。”閩侯根雕同業(yè)商業(yè)會長吳杰說,,作品有神意味著作者要有自己的思想,,有神的作品也不會讓市場出現(xiàn)同質化。
對于根藝創(chuàng)作,,吳杰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根雕創(chuàng)作要遵循“取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注重自然和人的結合,力求做到以小喻大,。在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作靈感,不受條條框框的制約,,完全從自己的內心出發(fā),,這樣才能形成自己的獨特藝術表現(xiàn)手法。
同時,,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給自己充電,這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才會更有思想性,。
“學無止境,,而現(xiàn)在學習對于上街的根藝師來說更為重要?!眳墙苷劦?,當前根雕市場里,為了簡單地迎合大眾的趣味,,出現(xiàn)了大量通俗和流行的作品,,大部分為象形作品和民間傳統(tǒng)作品,談不上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有人說,,大眾喜聞樂見或大眾喜歡的就是好的,我不這么看,?!眳墙苷f,作為專業(yè)的創(chuàng)作者,,應該比一般公眾更深入地研究社會的各個層面,,不應簡單地迎合一般大眾的趣味,要創(chuàng)作有文化深度,、有內涵的作品來引領大眾,。
“提升自己的文化內涵對根藝師來說就是轉型,,這關系到上街根雕未來的發(fā)展?!狈俏镔|文化遺產木雕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金寧魁同樣認為,,作品要想好,內涵很重要,。
“有思想的創(chuàng)作者無論是面對好的材料還是壞的材料,,都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苯饘幙J為,,當前上街年輕一代的根藝師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給自己充電是必要的,。
談到根雕創(chuàng)作,,他表示,高明的根雕作品就是讓所有人為的痕跡看起來不露痕跡,,這個不能靠盲目模仿,,學習、實踐,、領悟缺一不可,。
(東快記者 林娟 林良劃 黃弘妍 見習記者 周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