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幾處古厝的故事(下)
http://m.hrbznlm.com 2020-05-11 09:10:53 來源:福州晚報 【字號 大 中 小】
古厝祠堂
樓下里古厝
關源里正益厝
清康熙年間,閩侯縣荊溪關源里有一個年輕人,,姓李名正益,,平時游手好閑,嗜賭成性,逢賭必輸,。家人一直勸李正益戒賭,,安心務農。李正益總是左耳進,,右耳出,。一日,正益的姑媽回娘家,,見眾人勸正益戒賭無效,,就拿出一些銀兩,叫他去買些鴨苗喂養(yǎng),,希望通過勞動,,戒掉賭博,并得以謀生,。
第二天早上,,李正益懷揣銀錢,從關源走路到洽浦碼頭,,坐客船前往福州購買鴨苗,。在洪山橋下船時,正益看見一個年輕人被船家揪著衣領欲打,,就上前攔止,,問明原委。原來是年輕人無錢買船票,,正益當即為其付清船票,。年輕人對正益的舉動非常感激,邀請正益一定要到他家做客,。正益告訴年輕人自己要去購買鴨苗,,怕誤了時間。年輕人對正益說:“買鴨苗的事你放心,,明天我會派人買好鴨苗送到你家,。”正益心想,,身上的錢現(xiàn)在買鴨苗也不夠了,,于是,就跟隨年輕人走,。
年輕人命家人開三重大門迎接,,并設宴款待。這時正益才知道年輕人是福州知府,,只身去閩清暗訪,?;貋頃r不知何時遇上小偷,被偷個精光,,致使無錢購買船票,,幸好恩公出手相助。席間,,知府詢問了正益的家庭情況,,了解到正益家境貧寒,有意留其在府衙當差,。正益說自己不識字,,不會當差,還是回家種田,、養(yǎng)鴨好,。知府感到正益為人誠實,純樸敦厚,,為了答謝正益的恩德,,遂贈送一筆可觀的銀兩。
正益得到這筆贈銀后,,回關源買田置地,,建設房屋。房屋坐北朝南,,土木結構,,沿中軸線三座遞進,每座為六扇五間,,進深五柱,。房屋占地總面積2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1400多平方米,,鄉(xiāng)人稱之為“正益厝”,。他與知府之間的佳話也在當?shù)貜V為傳頌。
大目溪樓下里古厝
閩侯縣白沙鎮(zhèn)大目溪村四面環(huán)山,,溪流像一條玉帶從村前流過,溪的一邊稱大目溪,,另一邊稱過溪,。
清初,大目溪村有個年輕人叫張武進,,他的生活來源主要是上山砍柴,、墾荒種番薯和打短工。雖家境貧困,,仍可勉強度日,。一家人與世無爭,,生活過得安寧而又祥和。
有一天,,張武進到大目溪山上墾荒,,看中了一片山坡地,這里地勢平緩,,土地肥沃,,坡上草木叢生,就想在此種番薯,。他劈光了地上的草木,,用鋤頭不斷地挖掘。
幾天后,,正在挖地的張武進突然看到地上金光一閃,,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塊金元寶,。他用衣服擦凈金元寶上的泥土,,發(fā)現(xiàn)元寶底下刻有一行小字:“與廣東梅州府大埔縣葉家村葉小山平分?!?/p>
當天中午,,張武進拿著金元寶與家人商量,準備去廣東找葉小山平分,。村中有熱心人聽到消息后,,上門對張武進說:“武進,你傻啊,,這里離廣東有千里路程,,走路要幾個月。路上盤船過境又辛苦又危險,,住房,、吃飯等等都得花錢。況且葉小山是誰,,有沒有這個人,,誰也不知道,你一個人獨得了誰也不會說你什么,?!睆埼溥M回答道:“這怎么可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做人要清白,信義第一,,不可見利忘義,?!?/p>
張武進帶著金元寶向廣東出發(fā),一路上披星戴月,,風吹日曬,。他不知爬過多少座山,涉過多少條溪流,,向多少人問過路,,經(jīng)歷多少艱難險阻,果真在一處偏僻的小山村里找到了葉小山,。
葉小山年紀與張武進差不多,,家庭也不富裕。聽說原委后,,葉小山非常感動,,把張武進請進家里,并對他說:“你千里迢迢從福建送過來,,沿路吃了不少苦,,費了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路上還要不少的開支,,你的情意我心領了,,這金子我不能要?!闭攦蓚€人你推我讓時,,張武進看見門邊柴堆上放有一把斧頭,就一把抓起斧頭把金元寶劈成兩半,。不巧,,其中一半金元寶跳起來,落入天井的條石縫里,。葉小山拿來鋼釬把條石掀開,,尋找那一半的金元寶。就在這時,,奇跡發(fā)生了,,條石底下露出滿滿一壇金光閃閃的金元寶。葉小山對張武進說:“這金子雖然是從我家挖出,,但是你的信義帶來的,,托你的福才有了這壇金子,你好人有好報,,這金子我們也要平分?!?/p>
張武進送去一個金元寶,,最后卻拿了半壇金子回家,。他回到大目溪后,請地師在溪邊找了一塊寶地,,建起了四榀三間拔尾出游廊木瓦房,。房屋左右馬鞍墻,廳堂雕梁畫棟,,兩邊鏤花門窗,,氣勢宏偉,成為當時大目溪村最漂亮的房子,,鄉(xiāng)人稱其為“樓下里古厝”,。
之后,張姓子孫也一直秉承著“清白做人,,信義傳家”的祖訓,,并不斷發(fā)揚光大。現(xiàn)樓下里古厝已成為大目溪村標志性建筑之一,。
葉志統(tǒng)企屋(蓋房)沒目覷
閩侯縣鴻尾鄉(xiāng)流傳著一句俗語:“志統(tǒng)公企屋沒目覷,。”說的是鴻尾葉氏第七代孫志統(tǒng)建房,,連正眼都不看一下的故事,。
葉志統(tǒng)生于清雍正年間,自幼家境貧寒,,寄居于葉氏祠堂,,常被人嘲笑。他長大后去南平當學徒,,因勤學苦練,、為人忠懇,深得老板的賞識,。五年學徒生涯,,葉志統(tǒng)掌握了一些生意本領,結業(yè)回家時,,老板不但給他五年工錢,,又資助一筆可觀的資金鼓勵他創(chuàng)業(yè)。
志統(tǒng)回到鴻尾家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目標選在鴻尾石門山北向名為“下底山”的一大塊山坡地,。這里面對閩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對林木生長相當有利,。志統(tǒng)在那里購地開荒,,植樹造林,,幾年間造就了四百多畝的大片森林。這片森林經(jīng)他三十多年苦心培植后都成了材,。那時正值乾隆盛世,,舉國興旺,到處都在建設,,需要大量木材,,這片森林不斷升值。志統(tǒng)大量砍伐木材,,經(jīng)閩江運抵福州或周邊縣鄉(xiāng)大力推銷,,賺了一大筆錢。
有了錢,,志統(tǒng)首先想到建房,,而且覺得自己完全有實力建大房。村中傳說志統(tǒng)建厝,,所用石材,、木材要好,建造款式要美觀,,工匠技術要精,,宣稱各項指標都得超越鴻尾各大厝的最高標準,還要工期短,,進度快,。同村人聽到消息,認為這是大新聞,,一個居祖祠幾十年的赤貧窮漢,,突然要建房,還要建大房,,并且選在鴻尾村中部的一大塊平地上,。不知情者說“這叫天方夜譚”,也有人認為志統(tǒng)“拾路銀”了,,如此大夸??凇?/p>
志統(tǒng)建房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當時是他木材出售最忙的時期,,無心兼顧建房。為保證工程質量,,志統(tǒng)請了最優(yōu)秀的工匠班子,,并對工匠負責人說:“我沒時間覷你們的工程質量、進度等,有什么問題你們自己看著辦,!”表現(xiàn)出志統(tǒng)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處事風范,。
工匠不負志統(tǒng)所望,,工程進展中統(tǒng)籌兼顧,精打細算,,精心施工,。傳說他們在一夜間竟將一座八扇七間房屋的中間廳堂、主排架,、柱梁等整體架了起來,,這在當時來說簡直是個奇跡。這種雙方間彼此信任,,高度負責所產生的高速度,、高質量在鄉(xiāng)間被傳為美談,所建房屋從質量到款式堪稱鴻尾村一流,?!爸窘y(tǒng)公企屋沒目覷”成為鄉(xiāng)間引以為豪的故事。
?。ㄍ辏?/p>
?。ǜV萃韴?記者 林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