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人瑞坊和“孝老”文化
http://m.hrbznlm.com 2019-06-28 09:38:39 來源:閩侯新聞網(wǎng) 【字號 大 中 小】
人瑞,最初指的是人中的祥瑞,,寓指特殊的人物。唐代有一位叫鄭仁表的人,,他出生門閥顯貴世家,,加上文章寫得好,十分的高傲,,常常對人自夸道:“天瑞有五色云,,人瑞有鄭仁表?!焙髞?,鄭仁表因為崖岸自高,得罪了人,,被貶黜至死,。他的“人瑞”之語倒是流傳了下來。久而久之,,人瑞寓意也發(fā)生了改變,,凡年齡超過百歲者,都被稱為人瑞,。
閩侯縣人文薈萃,,古時候的人瑞頗多,尤以水西林氏的林春澤最為著名,,《皇明盛事述》載:“福建林知府春澤百歲時,,有司為蓋百歲坊?!边@個百歲坊就是朝廷賜予年高致仕官員的殊榮,。
在青口鎮(zhèn)青圃村,有一道同樣有朝廷下令建造的升平人瑞坊,,它的主人不是什么高官顯貴,,只是一名普通的百歲老人,它歷經(jīng)歲月的更迭,,矗立不倒,,在新時代迎來了“新生”。近日,,記者就為您談一談升平人瑞坊的由來和其背后蘊含著的中國的“孝老”文化,。
升平人瑞坊
一道“孝老”文化的標志
青圃村的升平人瑞坊如今矗立于青圃靈濟宮門前,據(jù)說牌坊最初建在他處,20世紀90年代,,為便于保護,,由靈濟宮管委會做主遷移至此,至今也有近四十年了,。
當你驅車至村口,,棄而步行,穿過村子里的古巷,,不多時就可以看到這座通體由青石打造的牌坊,。牌坊為石構二層牌樓式,四方柱,,三門,,均用卯榫組合,均衡嚴謹,,小巧而莊嚴,。青石構件的浮雕和透雕上,雕有“姜太公釣魚” “郭子儀拜壽”“王母跨鳳”等傳說和一些花卉圖案,,雕工細致,,古樸豪放?!罢品桓呓?,寬約五米多。牌坊正中匾額為‘升平人瑞’四字,,頂端有‘圣旨’二字,。”青口靈濟宮管委會主任林香江說,。
記者趨近觀察,,只見牌坊兩邊小門上,門額刻有“咸豐十年禮部題請奉旨建坊為”,,“閩縣壽民林聿淇年百有三歲立”字樣,,注釋了這座牌坊的來歷,是清政府為了一位一百零三歲的壽星林聿淇而建造,。牌坊方形柱子兩面,,鐫刻四副楹聯(lián)。其一為“圣化淪膚食德身躋無量壽,;家人繞膝承歡笑指曰期年”,,其二為“天子重引年時承賜膳;老人躬捧詔快睹旌閭”,,其三為“生際郅隆杖履常游仁壽寓,;年臻大耋晨昏閑話太平時”,,其四為“椿帙經(jīng)四期童顏不改,;榆年冠七瀨古貌堪欽”,。 楹聯(lián)聯(lián)句莊重和諧,書法工整精妙,,細細“咀嚼”,,頗有深意。
中國的“孝老”傳統(tǒng)源遠流長,,至圣先師孔子就曾把“老有所養(yǎng)”當作“大同社會”的標志之一,。清代非常重視“重老”,可以說是封建社會自漢代以后,,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敬愛老人,、優(yōu)待老人的高峰期。清代康,、乾,、嘉三朝在紫禁城舉辦過四次的“千叟宴”,邀請65歲以上的老人們前來參加,,與會者達到千人,,盛況空前,也表達了清政府對老人的關懷與尊敬,??滴趸实墼C諭旨:“百歲老民給予升平人瑞匾額,并給銀建坊,?!逼浜笥赫实垩a充宣布:“向例老人年逾百齡者,奏給坊銀三十兩,,并升平人瑞匾額……著為定例,。”
此牌坊建于清咸豐十年(1860年),,可以說就是這種政策的延續(xù),。它的人文意義在于:處在清代這種封建社會,為百歲老人立牌坊竟無門第貴賤之分,,這在當?shù)刈阋猿蔀橐坏荔w現(xiàn)傳統(tǒng)“孝”的標志,。
當代養(yǎng)老日趨完善
鑄就無形的“人瑞”坊
“養(yǎng)老”作為一個社會熱點問題,其制度自古就存在于歷代王朝,,自漢代制度開始較為完備,,延綿至今有兩千多年。盡管歷史上不時出現(xiàn)大力“優(yōu)老,、惠老”的盛世,,但國人真正迎來“壽而康”,,還是近幾十年的事情。
中共中央,、國務院2016年10月印發(fā)的《“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就指出,,到2030年,“人民身體素質明顯增強,,2030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0歲,,人均健康預期壽命顯著提高?!边@個目標,,充分體現(xiàn)了國家對提高國人健康的自信,也反映未來除了繼續(xù)保持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進步之外,,國家也日益重視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
我縣近年來正在打造的養(yǎng)老事業(yè)建設,正是對這份政策的實踐之一,。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縣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選擇”的發(fā)展目標,緊緊圍繞“居家社區(qū)養(yǎng)老和機構養(yǎng)老”兩條主線扎實推進各項措施,,養(yǎng)老事業(yè)補短板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我縣自2017年起至今,共計安排1.72億資金用于發(fā)展養(yǎng)老事業(yè),,通過建設縣社會福利中心,、引進民辦養(yǎng)老機構等舉措,建設了5個居家養(yǎng)老照料中心,、實現(xiàn)了農村幸福院全縣行政村(居)全覆蓋,,建成了機構養(yǎng)老服務場所11家,提高了養(yǎng)老服務床位數(shù)量,。目前,,全縣共有養(yǎng)老服務床位2832張,每千名老人床位數(shù)達到25.8張,,比2017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五,。
可以說,我國改革開放41年,,創(chuàng)造了人類歷史上的經(jīng)濟奇跡,,養(yǎng)老等社會保障水平不斷完善……人口壽命逐年遞增,百歲老人越來越多,,用制度鑄造了一座座超越“升平人瑞坊”的“人間祥瑞”,。
?。ㄩ}侯鄉(xiāng)音 記者 林若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