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家紓難盛名遠 愛國勤儉家風傳
http://m.hrbznlm.com 2016-01-12 16:13:01 來源:閩侯新聞網(wǎng) 【字號 大 中 小】
整潔干凈的小道,一棟棟統(tǒng)一設計的多層樓房,暢銷福州的苦筍……這些年,,大湖鄉(xiāng)東姚村從一座僻處偏遠的小山村華麗轉身,,亮出了不遜色于縣城的“城市范”。這既得益于黨的好政策,也和小村里流傳著的“愛國勤儉”家風有關。這愛國和勤儉怎么會融為一體,成為東姚人之家風呢?近日,,記者來到了東姚村,尋覓背后的答案,。
說起東姚人“愛國勤儉”的家風,,得從一個叫做姚孝潮的人說起。姚孝潮,,字義韓,,1915年出生于東姚村一戶善制竹器的人家。因為姚孝潮是家中獨子,,自幼其父便對他鐘愛有加,,不惜花重金送姚孝潮到鄉(xiāng)塾啟蒙。良好的啟蒙教育,造就了姚孝潮明大義,、識大體的品質和剛正不阿的性格,。從鄉(xiāng)塾結業(yè)后,姚孝潮沒有繼續(xù)進學,,而是侍奉在父親身邊,,一邊務農(nóng),一邊向父親學習祖?zhèn)鞯闹耋に?,日子過得倒也平淡,。正當姚孝潮以為會這樣平平凡凡度過自己的余生之時,時局的變化,,徹底改變了他之后的人生!
1938年,,時值八年抗戰(zhàn)之初。當年6月,,日軍派遣40余架飛機,,對福州、閩侯等地進行了持續(xù)不斷的騷擾和轟炸,,其中20余架飛機更是飛抵大湖及相鄰各鄉(xiāng)肆意轟炸,,炸死鄉(xiāng)民,毀壞建筑,,使得當?shù)貪M目瘡痍,。面對日軍的猖狂行徑,時年23歲的姚孝潮深深體會到了“國之不存,,何以為家”的感受,。在這種感情的觸發(fā)下,姚孝潮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將老父托付給親戚照顧,,自己投軍抗日,同時他還賣掉了家中的30畝田產(chǎn)和部分祖屋,,將所得的全部銀元悉數(shù)捐給政府作為抗日資金,。
“姚孝潮的義舉驚動了當時的福建省政府主席陳儀,他下令派了一個營的士兵,,前來大湖接姚孝潮入省城投軍,,據(jù)說陳儀還親自帶領省政府的要員和社會賢達,到洪山橋碼頭迎接姚孝潮,,并召開萬人抗戰(zhàn)大會,,當眾表彰姚孝潮‘毀家紓難’的義舉?!贝蠛l(xiāng)文史愛好者陳揚乾如是說,。他告訴記者,自己的父親和姚孝潮是好友,從小他就從父親的口中獲知了許多姚孝潮的事跡,。在父親的認知中,,姚孝潮人生的巔峰,當在其參加萬人大會,,并發(fā)表演說之后,。
“萬人抗戰(zhàn)大會后,姚孝潮毀家紓難的義舉傳遍全國,,時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林森以及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也有感于他的義舉,,聯(lián)名為姚孝潮授予匾額?!标悡P乾言道,。他說,這塊匾額(如圖),,之后一直懸掛在東姚村的祠堂中,。牌匾上寫著由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親筆題寫,蔣介石加蓋官印的“義勇可風”四個大字,,成為當?shù)卮迕裥闹械臉s耀,。后來,牌匾因年月日久,,漸漸朽壞,。幸虧由村民姚良放捐資兩萬多元請專人修復,才留存至今,。
盡管因為毀家紓難的義舉受到表彰的只有姚孝潮一人,,但姚孝潮的行為無疑是一個家族凝聚力的體現(xiàn)。因為在當時變賣這么一大筆田產(chǎn),,特別是還要賣掉祖屋,,可不是姚孝潮可以一言而決,他背后的姚氏宗族對他的支持也不可忽視,,沒有宗親父老的默許,,姚孝潮也無法完成“毀家紓難”的義舉。
抗戰(zhàn)結束后,,姚孝潮不打內戰(zhàn),,回歸故里做起了木工,用勞動和雙手養(yǎng)活自己,,這體現(xiàn)的豈不正是東姚人勤儉持家,,甘于清貧的家風嗎?正是這種優(yōu)良家風帶來的榮譽感,讓東姚人始終團結在一起,。讓他們借著造福搬遷工程,、新農(nóng)村建設等好政策的東風,,在傳承優(yōu)秀的家風的基礎上,編織著屬于自己的幸福夢,。
“姚孝潮其人的精神,,是姚氏家族的榮耀和財富,這其中表現(xiàn)出來的忠義不屈,、勤儉樸實的作風,,值得我們后輩代代相傳?!睎|姚村支部書記姚心坎說,。
(閩侯鄉(xiāng)音 記者 林若野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