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干鎮(zhèn)舉行“鍋邊節(jié)”
http://m.hrbznlm.com 2017-02-20 16:07:09 來源:閩侯新聞網(wǎng) 【字號 大 中 小】
閩侯新聞網(wǎng)訊 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二開始到正月底,閩侯縣尚干鎮(zhèn)的林氏后人家家戶戶都要煮鍋邊,、炸海蠣餅,,邀請街坊鄰里,、親朋好友來一同品嘗,并舉辦一系列紀念義姑的活動——“排暝(míng)”,。這一習(xí)俗沿襲了幾百年,,久而久之被網(wǎng)友們戲稱為“尚干鍋邊節(jié)”。
“排暝”熱鬧勝似過年,。每逢正月十二尚干義姑的忌辰日,,數(shù)千人集聚祠堂祭祖“排暝”。接著各房族有大厝,、亭上(林祥謙故鄉(xiāng)),、鳳港(林森故鄉(xiāng))、洋中等二十四角落,、二十房各房,,一直“排暝”到正月底。
今年正月二十輪到洋中村“排暝”,,這天村里熱鬧非凡,,戶戶備豐盛的供品祠堂供祭,點亮大紅燭“請燭回家”,。祠堂前鞭炮轟鳴,、煙花怒放,日夜場閩劇,、評話,、電影、伬唱各顯神通,。67歲的林子希老人介紹說,,自打他記事以來,村中就有正月十二起煮鍋邊的傳統(tǒng),,這一天比春節(jié),、元宵還熱鬧,在外地打拼的鄉(xiāng)親都會從五湖四海趕回來與家人團聚,,熱鬧一番,。
尚干鍋邊的食材不拘一格,通常就地取材,,海蠣,、蜆子,、魷魚干、香菇,、青菜等,,鮮美可口。由于用料不一,,因此每家每戶的鍋邊口味各有千秋,,友人來到村中做客,多走幾家多吃幾碗直到吃得肚皮滾圓,,也不覺得膩歪,。
品嘗了鍋邊,自然還少不了鍋邊的完美拍檔——海蠣餅,。尚干海蠣餅用米漿為原料,,內(nèi)餡為韭菜、紫菜,、海蠣,、肉等拌制而成。米漿先放入小圓底平瓢中,,再夾以海蠣為主的餡料后,,再裹上一層米漿下鍋油炸。不一會兒,,一個個色澤金黃的海蠣餅便在油鍋里熱鬧地翻騰起來(如圖),。嘗一口鮮美的鍋邊,就一口酥脆的海蠣餅,,全身上下頓覺舒坦,,這年算是過圓滿了!
閩江大學(xué)退休教授林友華介紹,鍋邊的叫法其實有些不準確,,我們俗稱的“鍋邊糊”用福州話音譯實際應(yīng)叫“鼎邊抆(wěn)”,。其中“抆”字頗有講究,閩侯古有風(fēng)俗,,但凡搬新家換了新的環(huán)境,,都要招待街坊鄰居來家里品嘗鍋邊,好比這米漿在鍋邊抆上一圈,,蓋上蓋子很快就能熟透,,寓意鄰里之間像這“鼎邊抆”一樣,很快便能熟絡(luò),,從此友好相處,、相互照應(yīng)。
從此,,初為祭祀之用的鼎邊抆,,漸漸演變?yōu)槟类徲押玫南笳?,尚干?zhèn)正月里為了紀念義姑而沿襲至今的這一習(xí)俗,也逐漸成為弘揚睦鄰友好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節(jié)日,。
(閩侯鄉(xiāng)音 記者 莊高翔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