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口片區(qū)“水文章”,,做得好!
http://m.hrbznlm.com 2023-04-21 17:48:07 來源:閩侯縣融媒體中心 【字號 大 中 小】
深化污水源頭治理,、加強過程截污收集,、推動終端提升改造……近段時間以來,圍繞水治理工作重點,,一個個治水項目在青口片區(qū)如火如荼進行著,。
民生為上,治水為要。青口片區(qū)全域水治理工作正按照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和“節(jié)水優(yōu)先,、空間均衡,、系統(tǒng)治理、兩手發(fā)力”的治水方針有序推進,,全力以赴做好“水文章”,,答好“民生卷”。
又見清流繞鄉(xiāng)村
“以前這里水又黑又臭,,天氣熱的時候,,早上都不敢開窗戶?!?月18日,,想起曾經的滬嶼河,家住附近的林大爺不由地皺起了眉頭,,隨即又高興地說道,,“現在好了,經過整治,,水清了也不臭了,我每天都要來邊上的福星公園遛遛彎,、聊聊天,,這個項目搞得好啊,!”
林大爺口中滬嶼河的巨大改變,,緣自滬嶼村污水收集及河道整治工程的啟動。據悉,,滬嶼河河道總長度約1.1公里,,流經青口鎮(zhèn)村里村、楊厝村,、滬嶼村,,該河道由于常年污水直排導致河道淤積、發(fā)黑發(fā)臭,,嚴重影響周邊村民日常生活,。
“滬嶼村污水收集及河道整治工程主要通過建設村莊內部的污水管網以及河道內部的沿河集污管,確保污水不入河,。同時,,針對于滬嶼河(福星公園段),參照福州琴亭河,、新厝河,、竹嶼河等治理方案,采用卵石鋪底,對底泥進行物理隔斷,,既保留河道生態(tài)基底,,又提升福星公園段河道水質及景觀。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接近70%的工程量,,計劃在6月底全部完成?!备V莩墙ㄔO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黃永捷介紹,。
在距青口鎮(zhèn)滬嶼村不遠的祥謙鎮(zhèn)虎山村,污水收集工程也在火熱進行中,,20余名施工人員正開展接戶污水管的建設工作,,現場一派繁忙。
黃永捷告訴記者,,接戶污水管深入到每家每戶,,將化糞池、洗衣池,、洗菜池,、洗浴間等的污水收集至污水支管、污水主管,,再匯入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最終實現達標排放。
系統(tǒng)治理強根本
滬嶼村污水收集及河道整治工程與虎山村污水收集工程同屬于“七里產業(yè)園,、蘭圃產業(yè)園,、五虎山片區(qū)文化旅游產業(yè)園給排水一期工程”(以下簡稱:給排水一期工程)。
該工程總投資約2億元,,主要涉及青口片區(qū)鳳港村,、滬嶼村、虎山村等7個村莊的污水收集,,以及林森大道,、龍洋路、洋山路等12條道路的現狀雨污水管網修復及改擴建,。
當天
在祥謙鎮(zhèn)龍洋路
污水管網修復工程項目現場
施工人員正操作機器
采用碎管法對污水管網
進行非開挖修復
龍洋路污水主管約580米,,污水支管約100米,主管發(fā)現病害91處,,多為變形病害,,存在過水困難、污水溢出等情況,。
“祥謙鎮(zhèn)龍洋路為海峽機械園,、海通產業(yè)園的主要運輸道路,,車流量較大,且管道深度較深,。綜合考慮投資,、破路影響、工期等原因,,工程采用碎管法非開挖修復結合局部開挖修復的方案,,在盡可能少破路的情況下,將原有污水管道置換成一條新的管道,。工程完成后,,該路段的污水排放將恢復順暢?!秉S永捷說,。
在尚干鎮(zhèn)紅新村合流排口截污工程項目施工現場,挖掘機同樣忙碌不停,,施工班組有條不紊地將泥土裝袋,、堆疊,建設截污井,,現場一派繁忙,。
據悉
該項目主要針對
兩根雨水管進行末端截流
同時對混接的污水源頭進行排查
對混接點進行全面改造
確保污水不入河
改善河道水環(huán)境質量
“給排水一期工程根據‘污水不漏是前提、源頭分流是核心,、沿河截污是保障,、智慧管養(yǎng)是手段’的設計理念,對源頭,、過程、末端開展治理,,并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分步實施、穩(wěn)步推進,。計劃7月完成林森大道等4條污水不通道路的改造修復,、4處大型市政混流排口末端截污、7個村莊的末端截污等建設內容,,12月完成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實現源頭收集污水,2024年4月全部完工,。”黃永捷表示,。
水環(huán)境質量極大影響
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青口片區(qū)全域水治理
事關青口汽車工業(yè)園區(qū)
以及青口,、祥謙,、尚干三鎮(zhèn)
涉及范圍廣、影響大
青口汽車工業(yè)園區(qū)管委會 相關負責人:“下一步,,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和縣全域治水現場部署會會議精神,,按照‘長計劃、短安排,、立即干’的實施思路,,牽頭青口、祥謙,、尚干三鎮(zhèn),,以破釜沉舟的決心,全力以赴推進青口片區(qū)全域治水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按時推進,、取得實效,構建安瀾,、秀麗,、居民滿意的水環(huán)境,打造人水和諧共生的東南汽車城,?!?/p>
(閩侯縣融媒體中心 陳秋霞 程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