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書院,,陳寶琛為其書寫院名
http://m.hrbznlm.com 2016-08-10 15:20:27 來源:遇見閩侯微信公眾號 【字號 大 中 小】
閩侯尚干,,淘江三面環(huán)流,面朝五虎山,。朱熹有詩句“五虎朝洋居萬戶”,,陳寶琛有詩曰“珠山歷代有賢人”,。這里人文薈萃,教育文脈深厚,,文化繁榮,,很早就出現(xiàn)了書院。淘江書院和陶南書院便是其中最著名的兩座,。
(五虎山?王元春/攝)
淘江書院建于明嘉靖年間,。陶南書院建于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為清末光緒年間太子太傅陳寶琛倡議建設(shè)并親自題名,。兩書院并排,,均坐北朝南、三進兩天井,,最后一進在山坡上,,總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
(并排的淘江書院和陶南書院?尚干鎮(zhèn)供圖)
陶南書院因年久失修,,蟲蟻蛀腐,,于2004年,由閩侯第二中學(xué)校友林功佑先生捐資10余萬元,,費時兩個多月重修,。原陳寶琛所書“陶南書院”橫匾已失,現(xiàn)有橫匾由書法家陳奮武先生所書,。
(從陶南書院俯瞰淘江書院?網(wǎng)絡(luò)圖片)
重修后的陶南書院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門闊四扇三間,進深四柱,,抬梁式木構(gòu)架,,歇山頂,,檐翹角、斗拱等雕刻精致,,花卉圖案栩栩如生,。
(重修書院碑記?潘杰/攝)
(陶南書院圖案?潘杰/攝)
陶南書院拱形大門前有五級臺階,大門門框上下左右均用石材拼接,,連接處僅有一條細線,,造工考究。大門內(nèi),,有一個大天井,,地面由石板鋪成。天井可容納數(shù)百人,,這么大的天井,,在眾多書院里并不多見,可見當年這里文化的繁榮程度,。
(“陶南書院”橫匾?網(wǎng)絡(luò)圖片)
淘江書院則是古時為本鄉(xiāng)秀才,、舉人諸生進修之所,有老學(xué)究指導(dǎo),,生員十余人到二三十人不等,。書院建筑結(jié)構(gòu)與陶南書院十分相似,四面封火墻,,單層木構(gòu)四扇三間,。寬大的大門內(nèi)也有一個整潔的石鋪大天井。天井與廳堂有石階相連,,廳堂兩旁各有一間大廂房,,廂房外各有一火墻弄,廂房后有一口橢圓形泉水池——鴨蛋池,,池里泉水清澈如鏡。
(鴨蛋池?潘杰/攝)
(淘江書院內(nèi)的柱礎(chǔ)?網(wǎng)絡(luò)圖片)
民國年間,,淘江書院與陶南書院還是省立福州鄉(xiāng)村師范校址,。當時的國府主席林森于民國22年(1933年)回鄉(xiāng)謁祠祭祖,看到福州鄉(xiāng)村師范設(shè)福州洪山橋之畔,,地僻人稀,,常逢水患,便向閩省府教育部門建議,,請其遷校至尚干,,于是,淘江書院,、陶南書院及其附近三大廟便成為省立福州鄉(xiāng)村師范校址,,于當年冬季全部入住,。
(淘江書院最后一進?潘杰/攝)
如今,淘江書院大閣樓是百六峰詩社社址,,陶南書院閣樓是閩侯二中的校史館,。幾百年來,兩座書院雖代有興廢,,但在歷史的煙塵下,,割裂不開的文脈依舊深蘊其間,延伸到尚干乃至閩侯的大小村落,。源遠流長的文化滋養(yǎng),,讓尚干這塊鐘靈毓秀的土地英才輩出,孕育出了一大批赫赫有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