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愚公”義務(wù)墾荒植樹11年 當年樹苗成大樹
http://m.hrbznlm.com 2014-03-13 09:49:04 來源:福州新聞網(wǎng) 【字號 大 中 小】
福州新聞網(wǎng)訊 初見林忠慶,是在閩侯縣金橋花園小區(qū)內(nèi),,他手提鋤頭和籮筐,,正在一座“垃圾山”上清理垃圾、松土種樹,。清瘦的他,,戴一頂舊鴨舌帽,舊衛(wèi)生絨套衫外罩一件沾有涂料的黑色舊棉大衣,,腳上是一雙沾了土看不出顏色的休閑皮鞋,,一副“老農(nóng)民工”的形象。記者很難將他與中國科學院福建物構(gòu)所副廳級干部的身份聯(lián)系起來,。
60歲他選擇回鄉(xiāng),,
上山墾荒,造福桑梓
2001年9月,林忠慶退休了,。退休了,,干什么?一個月有六七千元退休金,家里的經(jīng)濟狀況也不錯,。年輕時,,曾長期在野外搞地質(zhì)鉆探工作,夫妻多年兩地分居,,退休了,,妻子希望他能陪自己安度晚年。
其實,,早在2000年春節(jié),,他就在為退休做準備。由于分管過單位的園林綠化工作,,積累了一些科學綠化的知識,,他想退休后自費搞科學綠化試驗,造福后人,?!拔疑洗髮W后離開家鄉(xiāng),以后走南闖北,,大多數(shù)時間在野外勞動,。退休了,想回報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崩狭终f。此后,,他多次回老家連江琯頭鎮(zhèn)尋找合適的地點,,最后選址在青芝山八仙巖。
青芝山中心景區(qū)和蓮花峰景區(qū)已開發(fā)較成熟,,但周邊地帶,,特別是西翼的八仙巖景區(qū)尚未開發(fā)。青芝山是兒時林忠慶生活的地方,。他想通過科學綠化,,把八仙巖景區(qū)變成優(yōu)化、美化,、花化,、香花、凈化,、自然和諧,、生態(tài)文明的景區(qū),。
每年數(shù)次回鄉(xiāng)種樹
歷盡艱辛不言放棄
2000年國慶節(jié),林忠慶選八仙巖南側(cè)一塊坡地進行試驗,。這里視野寬,,陽光充足,通風好,,墓地少,,但這里土壤貧瘠、干旱缺水,,遍地長滿蕨類植物和荊棘野草,。
他買了鋤頭、砍刀等勞動工具,。每天早晨6點,,就扛著鋤頭、踏著露水上山,。為了節(jié)省時間,,他每天帶上干糧,在山上呆上10多小時,,天黑了才回家,。
他披荊斬棘,破土開荒,,手腳不知被荊棘割破多少次,,不知被碎玻璃和小石頭劃破多少次。要是刺斷在肉里化膿,,痛得難受,,影響勞動和休息。
他忍著痛,,繼續(xù)清除荊棘,,就地篩選保留品種比較好的幾棵柯木、八仙榴等原生小樹,,同時種下10多株芒果,、蒲桃、鑲邊黃楊等環(huán)保良種樹木,。這些苗木,多是他從福州采購或是在自家空地上培育的,。
2001年春節(jié),,他滿懷希望回鄉(xiāng)看樹,結(jié)果倒吸一口涼氣:原生的幾棵小樹長得不錯,,辛辛苦苦種下的環(huán)保良種,,除了鑲邊黃楊外全死光了,,雜草又瘋長起來。
首戰(zhàn)失利,,他不氣餒,。他決定改選在半山亭下一處名叫“草履板”的山坡搞科學綠化。這里交通方便,,有四季不枯竭的泉水,,地勢開闊,土壤肥沃,。但清除野草荊棘后,,林忠慶發(fā)現(xiàn)墳?zāi)购芏唷榱吮苊馊蘸蠹m紛,,他決定放棄,。
第三次是2001年“五一”期間,他回鄉(xiāng)踏看,,選在“伏倒巖”南面的一個大山谷里植樹,,這里離住處更遠了。這次林忠慶花了10多天時間破土開荒,,種下20多株香樟,、麻楝、銀樺等樹苗,,還種了一些紅葉烏桕,、四季桂、扶桑等觀賞植物,。國慶期間,,林忠慶回到老家。一位果農(nóng)跟他商量:“能否把‘伏倒巖’這塊地讓給我種橄欖,、芭樂,、李樹等水果?”老林只好讓步。到這時,,他只好一切從頭來,,第四次墾荒,回到第一次選擇的地方,,準備付出更多的艱辛與代價,,重新開發(fā)。
他返回八仙巖西南側(cè)山坡,,集中精力開出荒坡,,深翻土地,將野草埋入土壤作肥料,,改善土壤,,為下一年度的科學綠化做準備,。
就這樣,他堅持了11年,。這11年,,他每年回鄉(xiāng)種樹5至8次,每次勞動時間少則7天,,多則十多天,。
11年成活600多株
當年樹苗已成參天大樹
11年墾荒綠化,艱苦自不必說,,林忠慶同時感到快樂,。
記者問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不假思索道:“山上很原始,可以聽到山麂的叫聲,,還能看到松鼠在樹上跳躍,,山雞從林間飛過。草叢間游走著很多小青蛇,,用工具敲打一下樹葉,,它就走了。如果是竹葉青,,我不會放過,,會捉了燉肉吃。清明前后,,清明花盛開雪白的一大片,,百姓上山采了泡茶喝,我感到很開心,?!?/p>
一個人呆在山上,林忠慶說不寂寞,,很充實,。他研究樹木和土壤的酸堿性,“酸性的土壤,,要種堿性的樹草,,才能種得活?!彼l(fā)現(xiàn)蟛蜞菊覆蓋地表,,可解決黃土不見天的問題,于是擴種蟛蜞菊,,解決了雜草問題,。他利用所學的地質(zhì)專業(yè)知識,解決了青芝山地層年齡問題。他收集青芝山的史料和傳說,,研究青芝山的文化和旅游線路,并寫成《青芝山探秘》一書,。他發(fā)動同學捐款,,為八仙巖修路;邀請名人題刻,建文化長廊……
這兩年,,八仙巖的樹木已基本形成規(guī)模,,林忠慶年紀也大了,身體也不好,,他有糖尿病,,2012年還做了椎間盤突出手術(shù),身上永久地留下6根鋼釘,。他不能再像當年那樣玩命地墾荒種樹了,,但他還記掛著他的那些樹,不時回鄉(xiāng)看看,。
植樹節(jié)前夕,,記者跟隨林忠慶冒雨來到青芝山八仙巖,來看看種了11年的大樹究竟長成啥樣了,。10多天前,,他剛離開這里。
從青芝山的核心景區(qū),,沿著石階一路往偏僻的西翼八仙巖而去,。進了八仙巖景區(qū),老林沿途如數(shù)家珍:“你看,,前面那棵是天竺桂,,后面那兩棵是樟樹、木麻黃,。哦,,你看,這邊是橄欖,、南洋楹和菩提樹——它們現(xiàn)在比人還高了,。”
的確,,沿著陡峭的山坡地,,老林先前種下的這些樹,如今都已長成參天大樹,,遮天蔽日了,。誰能想見,原先這里藤蔓纏繞,、荊棘叢生!在刻有“八仙巖”的巨巖與亭子周圍,,是開著白花的清明花和柑橘,,還有桂花、四季桂;在巨巖和風洞后面,,一大片向陽的坡地上,,滿眼是綠色,那是成片種植,、生長茂密的天竺桂和樟樹,,“原先這里主要生長九節(jié)芒和類蘆?!崩狭终f,,“現(xiàn)在這里四季都有花開,都有水果可嘗鮮,?!?/p>
讓老林感到欣慰的是,2012年,,連江縣青芝山風景名勝區(qū)管委會成立了,,管委會的邱主任陪同記者采訪時說:“青芝山的建設(shè)發(fā)展,需要林忠慶這樣的熱心人,,這是青芝山的根,。我們正在制訂八仙巖的發(fā)展規(guī)劃,對這一帶進行開發(fā),。老林種下的樹,,我們會專門派人養(yǎng)護管理?!?/p>
從2000年至2010年,,前后11年里,林忠慶環(huán)繞著八仙巖景區(qū),,在10多畝荒山坡地上拓荒耕耘,,培植環(huán)保良種80多種,種下700多棵,,成活喬,、灌木662棵。11年里,,他穿壞了好幾套工作服,、七八雙舊皮鞋和解放鞋,用壞了4把鋤頭,。11年里,,他購買培育樹苗、購買勞動工具、交通費,、住宿費,、跑省圖書館學習科學綠化知識,自費投入了6萬多元,。
(福州晚報記者 綦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