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搪瓷缸牙杯到電腦 大學新生行李記錄時代變遷
http://m.hrbznlm.com 2013-09-05 10:21:55 來源:泉州晚報 【字號 大 中 小】
(黃暉 繪)
從搪瓷缸牙杯到收音機 開學季新生行李記錄時代變遷
核心提示
轉(zhuǎn)眼又是一年開學季,,大學新生們又開始整理行李,。離開家鄉(xiāng),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開始新的學習生活,,除了攜帶衣服等基本生活用品以外,,還有一些物件是每個時代的大學生所特有的,。新生的行李,就像是一部紀錄片,,讓我們透過它看到了生活的變遷,。當年你的大學行李是什么,還記得嗎?
20世紀70年代:生活物資匱乏
1977,、1980年:被褥,、草席、搪瓷缸牙杯
泉州的林先生于1977年考入福建師范大學,,是恢復高考后的首批大學生,。回憶起當時赴福州上學所帶的行李,,除了被褥和洗刷用品,,半斤白糖讓他記憶深刻?!鞍滋撬闶悄莻€年代的‘營養(yǎng)品’了,。”他笑著說,,大一時,,一位親戚到大學看他,帶的也是一斤白糖,?!爱敃r物資較為匱乏,吃飯用糧票?,F(xiàn)在仍清楚地記得學校小賣部擺著一瓶標價8元的茅臺酒,,過了半年,酒瓶子上滿是灰塵,,仍無人問津,。”
惠安的康先生是林先生的“師弟”,,于1980年考入福建師范大學,。當年,捷報傳到村里,,“鄉(xiāng)親紛紛送來似金貴的雞蛋以示慶賀,。”從農(nóng)村走出來的他沒有帶著白糖上學,只是帶著衣物,、被褥,、草席和洗刷用品?!八芰现破愤€比較少,,所以帶的牙杯是搪瓷缸的?!彼貞浀?,整個宿舍只有一個常常隨母親走南闖北的同學帶來衣架,“從這也能看出是否有獨立生活的經(jīng)驗,。”
20世紀末:行李逐漸豐富
1988年:收音機,、軍大衣,、計算器
1998年:電子表、隨身聽,、983電話卡
到1988年,,大學生開學時會帶上收音機和軍大衣,而較為新潮的裝備有錄音機,、電子表和計算器,。惠安的王先生于1988年考上廈門大學,?!爸谎b了一旅行包的衣服,被子,、草席等都不需要帶,,學校統(tǒng)一發(fā)?!?/p>
10年過后的1998年,,南平人小峰接到仰恩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和家人扛著一個皮箱及一個小包,、一床被子就來到了泉州,。“皮箱里裝衣服,,小包里裝滿了牙刷,、牙膏、香皂,、毛巾等日用品,。”全身上下唯一值錢的,就是手上戴著的電子表和舅舅送的隨身聽,。
他說,,那個時候,同學們必備的是一張983電話卡,?!澳菚r已有了BP機,但大多數(shù)人還只能用電話卡,,面值有20元,、30元、50元,、100元四種,,要先撥983輸入卡上的賬號和密碼后,才能撥打電話號碼,?!?/p>
21世紀:電子產(chǎn)品必備
2006年:鍵盤手機、MP3,、U盤
2013年:觸屏手機,、筆記本電腦、相機
“那年上學,,同學們基本都有手機了,,不過是鍵盤式的?!?006年上大學的永春人小王說,,家境普通的同學手機只能發(fā)短信、打電話,,家境較好的同學攜帶的手機才能拍照,,不過像素并不高?!傲硗?,大部分人都會帶MP3,用來聽歌或者練習英語聽力,。除此,,U盤也是我們大學生活的回憶,但容量很小,,才64M或者128M,。”小王說,,盡管如此,,能夠擁有也是一件很風光的事,。
小陳今年考入華僑大學,馬上就將開始自己新的人生,。他和其他新生都在準備著各自的行李,,“現(xiàn)在都是用觸屏手機,也不貴,?!彼f,不久前回家過大二暑假的表姐告訴她,,班級里同學們幾乎人手一部觸屏手機,。
除了手機,筆記本電腦,、相機,、信用卡也成了現(xiàn)在大學新生必備物品的首選,攜帶平板電腦的也不少見,?!艾F(xiàn)在筆記本電腦都是一開學就帶去學校,有的專業(yè)甚至會推薦電腦是必備品,?!?/p>
(泉州晚報記者 石偉琴 陳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