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匠師在德國建廊橋 為海外首座中國木拱廊橋
http://m.hrbznlm.com 2015-08-25 08:49:54 來源:閩東日報 【字號 大 中 小】
“真沒想到,,我在德國建起了中國廊橋!”8月20日,從德國返鄉(xiāng)的閩東廊橋匠師張昌智自豪滿懷,。他建造的廊橋剛在德國雷根斯堡落成,成為海外建成的首座中國木拱廊橋。
木拱廊橋以其“河上架橋,,橋上建廊,以廊護橋,,橋廊一體”的古老獨特橋梁樣式,,被譽為世界橋梁史上的“活化石”。目前全國僅存木拱廊橋百余座,,寧德是保存最完整的集中地之一,,共54座,分布在壽寧,、屏南,、周寧等縣。2009年10月,,寧德參與申報的“中國木拱橋傳統(tǒng)營造技藝”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67歲的張昌智是周寧禮門鄉(xiāng)秀坑村張氏造橋世家傳人,,其家族造橋技藝始于清乾隆年間,,至今已歷八世,、200多年,。19歲時他跟隨叔叔建造廊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共參與建造3座木拱廊橋,,其中最大的一座跨度達43米。此后造橋項目稀少,,他便放棄了這項營生,,回村當(dāng)農(nóng)民,,一晃40年,。直至2014年,,德國慕尼黑工業(yè)大學(xué)建筑考古學(xué)方向博士劉妍找上門。
劉妍,,北京姑娘,,多年專注閩浙木拱廊橋研究。2013年尋訪閩東廊橋時,,曾結(jié)識張昌智師傅,。2014年秋,德國雷根斯堡一莊園主Heri寫信給劉妍,,稱想在園中建一座中國木橋,。她推介了木拱廊橋,Heri十分喜歡,,并請她幫助物色匠師,。張昌智以其傳承久遠的造橋世家,成為最終人選,。
2014年10月,,張昌智重拾技藝,開始制作廊橋構(gòu)件,,劉妍還不遠萬里前來助陣,。當(dāng)年冬,所有構(gòu)件在寧德加工完成,。今年春,,海運至德國。6月中旬,,張昌智同兩位助手飛抵雷根斯堡,,踏上異國造橋之路。
沿用傳統(tǒng)技藝,,不用一顆釘子,,以榫卯結(jié)構(gòu)連接建造,。上梁時,,同樣擇黃道吉日,供奉香燭,、豬頭,、水果等祭品,唱“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賀詞,。7月10日,,跨度11米、純正“中國風(fēng)”的廊橋順利落成,,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當(dāng)?shù)氐挛膱罂瘞缀跽嫫瑘D文并茂稱道這座“來自中國‘編織’的橋”,。
“這是這種橋梁首次走出中國,,讓世人領(lǐng)略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精湛技藝?!眲㈠f,,它是一座連接中德之橋,更連接正在消逝的過去與傳承的未來,。
身為廊橋傳人,,出國獻藝,張昌智同樣備感榮耀,。把廊橋技藝傳下去,已成為他最堅定的夢想,。
(閩東日報 記者 王志凌 通訊員 周天鑫 陳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