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主席之爭 “派系”與“兩岸”成為關鍵點
http://m.hrbznlm.com 2014-03-17 09:50:43 來源:東南網(wǎng) 【字號 大 中 小】
東南網(wǎng)3月17日 海峽導報特約撰述人:潘錫堂(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
蔡英文15日宣布參選民進黨主席,,加上現(xiàn)任黨主席蘇貞昌、前“行政院長”謝長廷,,這場黨主席選舉將是三強爭霸,,也被視為2016“總統(tǒng)”大選的前哨戰(zhàn)。蘇,、謝,、蔡3人如何合縱連橫及過招,也將成為接下來2個月綠營最受矚目的重頭戲,。
民進黨三大問題
蘇,、蔡向來被稱“兩個太陽”,謝曾自稱“月亮”,,所以黨主席選舉將是“兩個太陽,、一個月亮”之爭。當前民進黨的困境是,,從內部問題來說,,“兩個太陽、寸草不生”,,是目前派系惡斗的最佳寫照,。由于蘇貞昌對黨內同志處處提防,搞到互不信任,,使得整個黨只剩下個別派系領袖對于個人政治前途的設想,。
以攸關民進黨能否重返執(zhí)政的兩岸議題來說,“中國事務委員會”為何淪落為“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空殼單位?民進黨的“中國政策”為何只能原地踏步?其癥結在于“山頭”之間壁壘分明的零和之內斗結果。民進黨中央日前公布兩岸政策民調,,四成臺灣民眾最不能接受民進黨“逢中必反”路線,,甚至多項重大指標皆落后國民黨。
就外部問題而言,,近年來民進黨發(fā)展封閉,,很少與民眾對話,,與社會的連結愈來愈低,,民眾的信任度隨之下降。對內不團結、對外不負責的結果,,就是民進黨的支持度欲振乏力,。
“三強”相爭有強弱
正因如此,蔡英文自認必須挺身而出帶領民進黨重建社會的總體形象,,并透過改革民進黨,,強化與“公民社會”的連結。年底“七合一”選舉迫在眉睫,,在標榜全黨團結的大旗下,,她將不會炮口對內、猛批蘇貞昌,,以便為選后整合預作鋪路,。蔡英文舉重若輕的出場式,體現(xiàn)這場黨魁之爭“既對抗競逐,、又團結合作”的糾葛心結,。
根據(jù)綠營民調,蔡,、蘇,、謝之支持度分別是6成、2成,、1成,,顯然蔡英文勝券在握,不必假手謝長廷,,也避免過度激化蘇,、蔡對決。對于蔡英文而言,,若只贏了黨主席選局,,意義實在有限,能夠勝選2016重返執(zhí)政才是關鍵,。
對蘇貞昌而言,,爭取連任黨主席,自不在話下,,蘇的優(yōu)勢不但可在“七合一”選舉的提名中布陣兵馬,,“立法院”正爆發(fā)的服貿攻防大戰(zhàn),他更可以扮演綠營共主,,以最大在野黨主席身份對抗國民黨,。蘇可藉此打擊外部政敵、提高黨內聲望,。
夾在“兩個太陽”之間的謝長廷,,并不打算競選2016,雖暫居下風,但他“七分打蘇,、三分助蔡”,,充分表達其政治理念,他保留是否戰(zhàn)到最后的空間,。
兩岸政策主張受關注
目前看來,,盡管蔡英文民調大贏蘇貞昌,但蘇近期仍積極固樁拜票,、整合派系力量,,力求一搏。民進黨主席選舉是由黨員投票,,派系能量,、樁腳多寡,均會直接影響投票結果,。雖謝多年來挺蔡,,但目前謝、蔡的結盟關系相當松散,。因此目前蘇刻意保持低調,,主因是他自認會是三足鼎立的受益者。
總之,,蔡英文投入黨主席選舉,,對內要面對“兩個太陽”的整合問題,對外要解決兩岸路線的敏感問題,,恐怕不能再“模糊以對”,,以免又淪為“空心蔡”之譏。更何況,,謝長廷主打兩岸政策,,黨主席選舉辯論勢將成為兩岸政策的戰(zhàn)場,這有助于凝聚未來2年的民進黨政策方向,。接下來端視民進黨是否能真正自省,、提出具體務實的兩岸政策,否則2016年恐又將重蹈“最后一里路”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