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訪美將為中美合作注入正能量
http://m.hrbznlm.com 2015-09-21 09:50:3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大 中 小】
應奧巴馬總統(tǒng)邀請,習近平將于9月下旬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此次訪問在時間上契合了幾個歷史性節(jié)點:這是習近平主席任內首次赴美國事訪問,,也正值美國國內新一輪“大選周期”肇始之際,同時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勝利70周年,。從雙邊關系而言,,隨著中美絕對及相對實力的變化,兩國在雙邊,、地區(qū)及全球層面“既競爭又合作”關系的繼續(xù)深化,,中美關系在各個維度呈現出更加復雜的態(tài)勢。同時,,兩國政策界和輿論界關于兩國發(fā)展前途及中美關系未來走向的討論也更加如火如荼,。
應該看到的是,盡管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和諧雜音,,合作仍然是中美關系的主旋律:
第一,,“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得到雙邊領導層的確認,雙方對于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認知仍具“求同”的潛力和空間,,兩國有待進一步避免戰(zhàn)略誤判,、增強戰(zhàn)略互信,。經過中美新任最高領導人包括安納伯格莊園、瀛臺夜話等幾次會晤,,雙方對于應極力避免發(fā)生“崛起大國”和“守成大國”間“修昔底德陷阱”式的沖突對抗達成了共識,,即高度認可“不沖突、不對抗”兩條原則,。同時,,中美領導層、政府部門,、政策圈子,、輿論界對通往新型大國關系的路徑仍然存在不同的理解,在如何落實“相互尊重,、合作共贏”上尚存彌合分歧的空間,。具體來說,雙方在實現“相互尊重”所需遵循的原則和義務有著不同的關切,,以及在推動務實合作的議題和領域上各有側重點,。最高領導人面對面的交流,將對推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取得增量進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二,,中美在安全和軍事關系上分歧管控和危機管理的意識增強、能力提高,。去年瀛臺夜話以來,,中美簽訂了《中美海上相遇安全行為準則諒解備忘錄》和《中美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信任措施諒解備忘錄》,應美方邀請中方首次參加“環(huán)太平洋”多國軍演,。今年6月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在訪美期間首次提出,,中美新型軍事關系“互信、合作,、不沖突,、可持續(xù)”的四點核心內涵。這些具體的進展表明,,兩國和兩軍有誠意通過機制化建設和建設性管控彌合雙邊關系中的短板,,在增進交流、加強互信上邁出了實實在在的步伐,。
盡管南海問題對雙邊關系的干擾度上升,,然而中方堅持以建設性的態(tài)度管控雙邊分歧。在今年的中國-東盟(10+1)外長會上,,中國外長王毅提出“維護南海和平穩(wěn)定三點倡議”,,包括:相關國家全面有效完整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加快“南海行為準則”磋商,,積極探討“海上風險管控預防性措施”;域外國家承諾支持地區(qū)國家上述努力,,不采取導致地區(qū)局勢緊張和復雜化的行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對南海的航行自由問題表達高度關切,重申“依據國際法行使和維護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飛越自由”,,并呼吁各國做出承諾,。同時,中國政府也已經宣布,,中國在自己的島礁上必要的,、合情合理的和合法的陸地吹填工程已經完成,。
網絡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中美關系穩(wěn)定的突出問題,。近期習近平主席特使、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率團訪問美國表明,,雙方有意愿就網絡安全問題展開真誠,、坦率的對話,朝著增信釋疑,、務實合作的方向邁出重要一步,。
第三,中美在雙邊經貿關系上面臨關鍵性突破,。中美雙邊經貿關系相互依存度進一步加深:2014年,,中美雙邊貿易額已超過5500億美元,中國已經成為美國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截至2014年底,中美雙向各類投資存量超過1200億美元,,外國對華直接投資中美國在排名第六,,同時美已成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第三大目的地,近幾個月來,,中國連續(xù)增持美國國,。
中美《雙邊投資協(xié)定》(BIT)談判是當前雙邊經貿關系中的核心議題,雙方領導人能否推動談判取得關鍵進展也將成為此行關注焦點,,近期雙方在工作層面也在加緊密集磋商,。根據商務部消息,在上月底結束的第二十輪談判中,,雙方繼續(xù)就“負面清單”這一核心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和談判”,。近期,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和保爾森基金會,,連同94位美國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聯(lián)名致函中美最高領導人,呼吁雙方“盡快締結具有實質意義,、高標準的BIT”,。
第四,,中美在地區(qū)經濟秩序和確保地區(qū)良性互動上存在合作共贏潛力。美國主導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議(TPP)談判,、中國參與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談判,,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發(fā)起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等舉措表明,,兩國在亞洲地區(qū)貿易,、多邊開發(fā)金融制度上的互動愈發(fā)密切。
雙方領導人必須思考的是,,中美應如何在這一地區(qū)避免排斥性競爭,,實現開放、良性,、互不排斥的互動和合作:在亞洲地區(qū)的互聯(lián)互通上,,中美擁有共同利益,并應歡迎任何有利于提高互聯(lián)互通水平的倡議;應重申《亞太自貿區(qū)北京路線圖》的精神,,即亞太自貿區(qū)將成為整合和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的重要驅動力,,TPP和RCEP都是亞太自貿區(qū)的可能路徑談判;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洲開發(fā)銀行和世界銀行均有利于支持亞太基礎設施建設,、互聯(lián)互通化和經濟一體化,,應積極探索積極探尋區(qū)域多邊融資機構之間合作的可能性。
應該注意到的是,,發(fā)起成立AIIB是中國承擔更多的大國責任,、提供更多地區(qū)公共產品的重要實踐。中國官方對亞投行成員國及與各地區(qū)及國際組織的合作持開放態(tài)度,,今年7月以來世界銀行集團行長金墉,、亞洲開發(fā)銀行行長中尾武彥分別在不同場合釋放了世行及亞開行愿意與亞投行積極探索合作的意愿,這些信號為三者探索互利合作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第五,,中美在包括氣候變化等全球議題上的合作是全球治理領域的重大關切。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產國,、消費國和溫室氣體排放國,,中美在確保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上面臨共同的機遇和挑戰(zhàn)。去年11月,,中美兩國共同發(fā)表《中美氣候變化聯(lián)合聲明》,,承諾攜手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并首次以量化方式明確各自在2020年后的減排行動,。2015年12月,,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即將舉行,中美聲明的簽訂“對推動多邊進程有很大作用”,。在6月份結束的第七屆中美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上,,雙方就深化氣候變化與能源合作達成一系列新的共識,,并繼續(xù)承諾支持巴黎會議“達成一項成功、有力度的全球氣候協(xié)議”,。
中美兩國避免零和博弈,、走向合作共贏不僅關乎兩國,也關乎地區(qū)和全球的未來,。雙方朝著這一目標“相向而行”的意愿和行動比黃金更加重要,。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龔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