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境文山村(上)
http://m.hrbznlm.com 2015-10-26 15:14:24 來源:遇見閩侯微信公眾平臺 【字號 大 中 小】
古老的烏龍江年復(fù)一年,、日復(fù)一日地從南通鎮(zhèn)文山村的邊上奔流而過,,潮漲潮落間,,時光流逝,。在江面的浮光掠影中,,文山村往昔的繁華景象若隱若現(xiàn),。
(烏龍江風(fēng)光·吳心鈺∕攝)
乘一葉扁舟,,渡江遠來,,人們首先登臨的是文山村的門戶——文山渡口,。這個從前南通鎮(zhèn)的交通要津和繁華鬧市,,如今落寞地坐落在河岸邊,猶如一位暮年的老者,,正在追憶自己曾經(jīng)的璀璨年華,。
文山渡口的歷史有多久?久得連村子里的老人也說不清了,大概有三四百年了吧,。滄桑變遷,,它的容顏漸漸變得模糊,我們只能依稀辨認出昔日的輪廓,。
(如今落寞的文山渡口)
當(dāng)年,,岸邊人流如潮,吆喝之聲此起彼伏;江上白帆點點,,南北往來絡(luò)繹不絕,。數(shù)百年倏忽而過,,多少繁華飄散零落。微波輕輕叩敲著渡口的石階,,激起陣陣水花,。河岸邊矗立著四棵偉岸的榕樹在默默地守望著這個古老的渡口。四棵大榕樹并排而立,,寬大濃厚的樹蔭猶如巨大的傘蓋,,為渡口遮陽擋雨,也陪伴了文山村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在這里乘涼嬉戲,。
這一排枝繁葉茂的古老而高大的榕樹為文山村擋住了狂風(fēng)的侵襲,,將這個美麗的村子營造成了一塊風(fēng)水寶地,同時也寄寓了文山先人希望子子孫孫安康快樂地在此繁衍生息的美好愿望,。幾百年過去了,,文山村從最初人口零落的小村莊,發(fā)展成為一個有著三千四百多人口的大村子,,其中絕大多數(shù)姓陳,。而陳姓中又有兩支,分別從莆田和長樂后山遷居到此,,他們都是南宋名臣陳文龍的后代,。
(榕樹下嬉戲的小孩)
元朝至正年間,朝廷對陳文龍的后裔大肆迫害,。公元1346年,,文山陳氏始祖陳益振為躲避朝廷壓迫,帶著家人從莆田遷徙到文山,。他們來到文山后,,并沒有拾起鋤頭,走上鄉(xiāng)村人家通常走的務(wù)農(nóng)之路,,而是蓋起了磚窯,,從事起了手工磚瓦生產(chǎn)。
微風(fēng)徐來,,蘆葦輕輕地搖擺著身姿,,白鷺在江天之際翻騰飛翔。數(shù)百年前的元代,,陳氏先人就在這美麗的烏龍江畔建起了十幾座頂部形似氈帽的磚窯和上百個密集排列的手工作坊,,形成了一個方圓200多畝的蔚為壯觀的磚窯場。從此江邊濃煙滾滾,,青瓦紅磚從這里源源不斷地送出,,一個古老的產(chǎn)業(yè)就此興起,成為了福州地區(qū)最大的磚窯集中地。
(登高眺望,,烏龍江邊古窯連片·網(wǎng)絡(luò)圖片)
磚窯場曾經(jīng)是文山村百姓共同的生計所在,,家家戶戶都參與其中。在過去的作坊里:滿身塵土的制磚師傅拿著木槽,,在上面均勻地糊上用腳踩好的泥土,,用工具反復(fù)抹平,直到形成磚瓦的形狀后再放置在地上曬干,。不遠處的磚窯里,,烈火熊熊,各式各樣的磚瓦正在窯里燒制,。窯工在窯外忙著添柴加草,。磚窯旁整齊地擺放著一疊疊堆得高高的剛燒好的磚瓦。這是怎樣的一派興旺景象啊!
(文山窯·吳心鈺攝 )
讓文山人自豪的是,,他們還有著自己燒制青瓦的秘法:窯工在磚窯頂上,,把從江里打來的水均勻地潑進形狀如鍋的窯蓋里。水滲入窯壁的土層,,水火交融,,從而燒制成青色的瓦片。
從前,,一塊塊新鮮出窯的磚瓦就從這附近的渡口裝上停泊在江面的貨船,,運往國內(nèi)各地乃至東南亞一帶,一起被帶去的還有“文山窯”這個響當(dāng)當(dāng)?shù)拿帧?/p>
時代的腳步如同烏龍江的江水,,一路向前奔騰,。文山磚窯漸漸顯得老邁,力不從心了,。手工生產(chǎn)磚瓦被新的技術(shù)所代替,,往日熱火朝天的作坊變得空蕩蕩的,落寞地臥在江邊,,閑看江月清風(fēng),。
閩侯電視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