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橋·騎橋榕·松竹梅
http://m.hrbznlm.com 2015-07-06 12:31:46 來源:福州晚報 【字號 大 中 小】
合浦橋。
合浦橋俗稱下浦橋,,坐落在閩侯縣南嶼鎮(zhèn)新聯(lián)村合浦自然村,,因橋架在合浦江南北兩岸,故名,?!堕}侯古代橋梁》載:“合浦橋始建于宋代,南北走向,,全長20米,,寬2.5米,系平梁多墩石構(gòu),,中矗二墩,,呈船形墩,驪水三道,,墩間凈跨6.10米,,橋墩采用花崗巖條石縱橫交叉砌筑,頂二層呈拱狀疊澀伸出,,以承托石梁,。橋面用四五條花崗巖巨梁鋪設(shè),因經(jīng)歷代修葺略有改動,。數(shù)條石梁上均鐫刻有銘文,,多已漫漶不清。其中,北橋頭兩旁可辨識楷書銘文曰‘厚王境都會王國俊與僧復(fù)宗募眾建懺會錢舍各符愿心……’‘海平里陳四十二娘舍梁壹條,,遣志迪功;黃五十七郎愿生天界’等銘刻,,字徑0.13米?!焙掀纸的蠋Z錦溪之支流,,錦溪之水由西向東川流不息,在永濟橋分道揚鏕;一條向西環(huán)繞水西林,,經(jīng)元峰村匯入烏龍江,,一條向東經(jīng)江口村注入大樟溪。在這曲轉(zhuǎn)盤繞的十余里河流上,,合浦橋以其橋墩縫隙間長出一株高大奇特的騎橋榕,,榕樹旁長有一叢松竹梅及立有閭山法院小廟宇等獨領(lǐng)風騷的微景觀與神奇的民間傳說,令人注目觀賞,,流連忘返,。
《閩侯名木古樹》載:“騎橋榕樹齡已有700余年。其生長在橋之中墩左側(cè)的墩石間,,錯綜纏繞的總根裸露在墩面臨水地方;粗壯的支根沿著古石板縫隙間延伸到前后兩邊的橋堍外,,并將其根與石板緊緊地合抱在一塊,與總根合力支撐著古榕,,而且異常堅牢,,數(shù)百年來任憑狂風暴雨,橋與榕都安然無恙,?!?/p>
騎橋榕經(jīng)測量,胸圍5.3米,,冠幅東西23米,南北28米,,高約15米,,枝葉繁茂,像巨傘遮蓋著這座宋代古橋,。據(jù)傳,,這株古榕700年前由某地的榕樹籽隨風飄飛,降落于此而成長的,。村人因之尊其為神樹,。樹頭部建有一矮小的廟宇,曰“閭山法院”,,中祀獅公仙師,,左右分祀龍爺、虎爺。每月初一,、十五,,香火旺盛,香煙繚繞橋畔不散,。樹頭部還有一石裸露如饅頭,,村人說是仙石,不會被榕根吞噬,,十分神奇,。民間有傳,明正統(tǒng)十年(1445年),,與橋鄰近的嶺東舉子黃鎬赴京會試,,途經(jīng)合浦橋時,橋上神樹無風卻突然搖擺起來,,發(fā)出聲響與廟中獅公仙師說話聲相和,,曰“鎬京此試,登科仕進”,。后果然應(yīng)了獅公仙師和神樹的預(yù)示,,24歲的黃鎬登科,官拜南京戶部尚書,。因此,,留下了合浦橋仙師、神樹一言九鼎的美談,。
傳說,,宋末南嶼觀音洞(今南嶼程厝頭)出了個與父斗法的程石,得道合浦橋,。
程石之父程升觀見福州鼓山在前,,旗山在后,本末倒置,,想來個移旗倒鼓,,改變福州風水,顯示自己的本領(lǐng),,便與南嶼小厚山誼兄獅功到福州龍?zhí)督情偵椒ㄔ簩W(xué)法,,出師后回家擇日施術(shù)。其子程石時已13歲,,聰穎靈慧,,偷看了其父從閭山法院帶回的法術(shù)秘籍,學(xué)成了騎傘過江術(shù),。
一日,,程升觀在南嶼壚峰山設(shè)壇焚香施術(shù),邀請諸路神仙助他一臂之力,以求術(shù)靈功成,。他手舞神劍,,口念法語,頓時云霧遮天蔽日,,天昏地暗,。從福州城回家的程石在灣邊碼頭舉頭西望,見壚峰山巔有異光閃亮,,就知道父親在施移旗倒鼓之術(shù),。他年輕氣盛,要與父親試比高,,便騎傘過江向壚峰山奔來,。少頃,天空云消霧散,,陽光燦爛,,程升觀的法術(shù)失靈了。他好生奇怪,,心想果真天外有天,,能人背后有能人。在旗山游玩的仙家李鐵拐,,突見一個頭蒙黑紗,,腳踩八卦形布傘的毛孩從灣邊飛掠過江而來,覺得此毛孩好厲害,,功夫不亞于自己,,便大聲贊道:“小毛孩,你真有兩下子!”程石不屑一顧地答道:“沒兩下,,豈敢在鄉(xiāng)下!”程升觀聽清了話音,,知道敗壞大事的乃自己的兒子,惱羞成怒地吼道:“不屑子,,你敢與父作對,,受死!”李鐵拐聽見此話,明白了原委,,原來是父子在斗法,便從旁勸道:“小毛孩,,不可壞亂綱常,,父子斗法,貽笑大方,,后悔莫及啊!”程石聽了李鐵拐奉勸話,,覺得在理。父親要他受死,心想:“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不孝?!庇谑撬蛟趥闵舷蚋赣H請罪:“孩兒不孝,,跪傘請罪!”說罷,他驅(qū)傘繞彎轉(zhuǎn)向而去,。程石在烏龍江漂流了十天十夜,,水米不進,筋疲力盡,,隨傘漂流到了合浦橋,,取了一塊小鵝卵石子,站在傘上,,在橋欄石板上用盡氣力題寫:麻衣掛壁非為子,,竹杖上山方汝兒。松竹梅樹作為記,,程石得道下浦橋,。
三天后,程升觀的一位摯友從合浦橋路過,,見程石立傘而亡,,急忙跑到觀音洞告訴程升觀。程升觀來到合浦橋見了兒子的題詩,,痛哭一場,。哭罷,,忽見橋旁的沙土間長出了鮮嫩的松竹梅三樹,,便知這是兒子的化身,這才欣慰地回家,。
民間有傳,,程升觀仙逝后,他的師兄獅功經(jīng)仙家點化成了仙師,,為紀念他倆在閭山法院學(xué)法,,人們在松竹梅三樹前立了個微型的閭山法院廟宇,并收得道在此的程石為徒,,在人間除惡斬魔,,天旱時,施術(shù)普降甘霖,,造福一方,。
由于合浦橋無護欄桿,,曾多次發(fā)生小學(xué)生從橋上落入江中,幸均無發(fā)生溺水死人,。為確保行人在橋上行走安全,,合浦村村民于2003年5月集資數(shù)萬元,在保持橋之原貌,、保存橋的石梁面銘文石刻原則上,,于當年6月在橋兩旁增設(shè)護欄,并在橋中墩增建橋亭,,給路人游客以避雨納涼之便,,也為橋增添景點,使橋更加豐采迷人,。
2005年6月,,該橋被閩侯縣列入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碑立于橋頭埕邊,。
(柳振土 文/圖 福州市閩都文化研究會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