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與詩歌深情共鳴
http://m.hrbznlm.com 2016-06-06 10:28:03 來源:福州晚報 【字號 大 中 小】
昨天適逢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芒種,,芒種象征著播種與希望,。昨天下午,,作為2016“文化閩侯”大型系列活動之一,,“木之默·詩之歌”詩歌朗誦會在閩侯上街根雕產業(yè)創(chuàng)意園大森工藝展廳舉行,,來自福州各地的百余名詩詞愛好者及福州知名詩人潘秋等,,與國家級根雕大師吳杰,、余春洲等齊聚一堂,,分享交流詩歌和根雕藝術帶來的情感共鳴,。
“文化閩侯”系列活動掀起熱潮
本次活動由中共閩侯縣委宣傳部和福州晚報聯(lián)合主辦,,臺灣新世代文化藝術交流協(xié)會協(xié)辦。
閩侯古有“詩鐘之鄉(xiāng)”美稱,,盛出詩人,,現全縣有九大詩社,詩歌創(chuàng)作與吟誦活動十分活躍,。但在滿堂國家級藝術大師的根雕精品館里舉行大型詩會,,還是歷史上第一次。
閩侯縣委宣傳部負責人表示,,閩侯有“八閩首邑”之稱,,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木雕藝術更是蜚聲海內外,。近日,,閩侯縣啟動了“2016文化閩侯”大型系列活動,包括“且聽風吟——首屆海峽兩岸閩侯詩歌朗誦會”“海峽兩岸名家閩侯聽智會——聚焦上街根雕”“跨越海峽尋找我所熟悉的閩都文化——第七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仲夏夜之夢閩侯濱江藝術季”“閩侯文化名片征集評選”等,,掀起了閩侯文化活動的熱潮,。
昨天下午舉辦的這場“木之默·詩之歌”詩歌朗誦會,,是“且聽風吟——首屆海峽兩岸閩侯詩歌朗誦會”的子活動,接下來的6月28日,,還將在閩侯甘蔗舉辦一場詩歌音樂會,,同時將把前期向海內外征集的詩歌,以及歷代詩人詠誦閩侯的佳作,,結集印刷成《閩侯贊美詩》第一卷,。
根雕藝術與詩歌是相通的
此次詩歌朗誦會的主題為“木之默·詩之歌”。中國根雕看福建,,福建根雕看閩侯,。閩侯上街的木雕藝術,傳承著閩侯工匠的精神與情懷,。藝術大師們將情感與心意,,融入緘默不語的木頭、樹根之中,,每一件精美的根雕作品,,都像是一首首無聲的詩歌,根雕藝術與詩歌是相通的,,這兩者之間的相互碰撞,,也會產生絕妙的火花。這也是本次朗誦會取名為“木之默·詩之歌”的原因所在,。
朗誦會從征集來的詩歌中遴選一些佳作進行朗誦,,閩江學院文學之聲朗誦團傾情朗誦。昨天朗誦的詩作包括舊體詩,、現代詩等20首,,詩作者分別來自海峽兩岸。這些詩作不僅歌詠了閩侯的曇石山,、三疊井,、雪峰山、五虎山,、十八重溪等文化自然風光,,也精彩描摹了閩侯獨具特色的根雕藝術,,還將閩侯在改革開放中取得的成就,,傳神地融入了詩中。
福州知名詩人潘秋以及中國根藝美術大師吳杰,、余春洲等也來到現場,。潘秋的家鄉(xiāng)在閩侯南通瓜山村,他表示,,自己創(chuàng)作了許多關于閩侯的詩歌,,雖然走過了世界各國許多地方,,但對于這片生他養(yǎng)他的故鄉(xiāng)土地,他一直都念念不忘,。隨后,,余春洲也上臺暢談他創(chuàng)作木雕的靈感,并與大家一起分享詩歌和根雕藝術之間的共通之處,。
臺灣書法家吳清菊左右手同時寫書法
值得一提的是,,協(xié)辦單位臺灣中華新世代藝術文化交流協(xié)會會長吳清菊還在朗誦間隙,上臺表演了左右開弓,、雙手同時寫毛筆書法的絕技,。
只見她左右手同時執(zhí)筆,在紙上運筆自如,,不一會兒工夫,,她便創(chuàng)作完成了兩幅書法作品,其中一幅上書“翰墨飄香”,,另一幅上書繁體“龍”字,。讓人拍案叫絕的是,吳清菊左右手同時寫的書法,,兩邊字居然是相反的,,如此神功令現場觀眾發(fā)出驚嘆。
在現場,,吳清菊還將那幅繁體“龍”字贈送給了閩侯根雕同業(yè)商業(yè)會長吳杰,,吳杰也回贈以精美的根雕作品。吳清菊表示,,通過參加本次詩歌活動,,增進了兩岸之間的文化交流,這是臺灣中華新世代藝術文化交流會一直以來都在做的事情,。
(福州晚報 記者 林玉和 葉繁/文 楊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