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地鐵考古解開歷史謎團 發(fā)掘大量遺跡和文物
http://m.hrbznlm.com 2013-11-04 08:32:26 來源:福州新聞網(wǎng) 【字號 大 中 小】
福州新聞網(wǎng)訊 在福州2200多年的建城史上,,閩越國都城冶城與西晉的子城是否有交集?這是長期困擾學(xué)術(shù)界的問題,。記者昨日獲悉,,歷時3個月的屏山地鐵站搶救性考古發(fā)掘已結(jié)束,,專家得出重要結(jié)論:冶城與子城不重疊,并進一步證實了福州的文明史從這發(fā)端,、中斷;閩越國被西漢消滅后,這里仍有人居住,、生活,,弄清了福州城市發(fā)展脈絡(luò)。此次考古發(fā)掘還出土了漢代到明清時期的重要遺跡和珍貴文物,。
【現(xiàn)場】
發(fā)掘面積2000平方米
在前期試掘的基礎(chǔ)上,,8月以來,市考古隊進駐屏山地鐵站工地,,配合地鐵施工,,在面積達3400多平方米的地塊進行搶救性發(fā)掘。
記者看到,,發(fā)掘現(xiàn)場共有28個探方,。整個發(fā)掘現(xiàn)場分為東、西兩個部分,。東半部從明清地層挖到西漢地層,。東半部地層內(nèi),自南向北貫穿著一個上世紀七十年代修筑的人防工程——防空洞,。防空洞直徑五六米,、深六七米,后來被水泥堵了,。
由于東半部地層被防空洞破壞,,考古人員決定從西半部地表往下挖。但西半部地表下方還有一層水泥墊層,,地表與墊層之間是約百米厚的淤泥,,必須打掉水泥墊層才能往下發(fā)掘,難度比較大,,而且晚期文化地層被破壞,,影響了發(fā)掘進度,目前西半部才挖到明清地層,??鄢揽斩床糠郑?400多平方米的地塊,,實際發(fā)掘面積為2000平方米,。
此次考古出土不少漢代到明清時期(主要是漢代到唐宋時期)的重要遺跡和珍貴文物。其中,重要遺跡包括西漢閩越國宮殿遺址等,,珍貴文物包括西漢“常樂萬歲”瓦當(dāng),、南朝人面瓦當(dāng)、唐朝獸面瓦當(dāng),、南朝盤口壺,、隋唐“大陏大莘”筒瓦、北宋蓮瓣紋杯,、宋代于山九仙塔磚,、明代青釉花瓶等。
閩越國宮殿的瓦當(dāng)出土
市考古隊領(lǐng)隊張勇說:“東半部地層出土的最主要遺跡是西漢建筑臺基,,面積占2000平方米發(fā)掘面積的一大半,。”
由于被人防工程破壞,、西半部發(fā)掘進度較慢,,目前西漢建筑臺基只清出東半部,在人防工程兩側(cè),、宋代大河道以北,,就是鼓屏路四季如春酒店至永輝超市段,面積一二百平方米,。
西漢建筑臺基由黃土夯筑,,厚逾1米,上面清出很多柱礎(chǔ)洞,。臺基灰坑中出土了西漢篆體,、黃土燒制的“常樂萬歲”瓦當(dāng),兩三塊萬歲瓦當(dāng)殘片,,卷云柿蒂圖案的瓦當(dāng),,卷云箭頭圖案的瓦當(dāng),云紋乳丁圖案的瓦當(dāng)?shù)?。西漢地層還出土了缽等許多普通生活器物,。
“瓦當(dāng)是掛在屋檐前的建筑構(gòu)件,表面有圖案,、文字等,,起擋水的作用。一座很大的房子通常有幾十塊瓦當(dāng),,但留存下來的并不多,。‘常樂萬歲’瓦當(dāng)?shù)热f歲瓦當(dāng)是宮殿的遺物,。這一片本來就是西漢閩越國宮殿遺址,,這個西漢建筑臺基在都城,就是西漢宮殿遺址,水井也是建筑的一部分,。這次出土了這么多瓦當(dāng),,說明這里不是單一的建筑群,應(yīng)是好幾組建筑群,,建筑比較豐富,。柱礎(chǔ)多,說明建筑規(guī)模宏大,?!笔锌脊抨犼犻L林果說。
福州已發(fā)現(xiàn)的最早水井亮相
西漢建筑臺基還出土了三口井,,其中一口井是在離地面(含車站支撐梁架)約3米的西漢地層發(fā)現(xiàn)的,井圈內(nèi)徑0.95米,、外徑2.25米,,考古人員清到井深1.4米時就已經(jīng)出水。這口井屢有修葺,,底下是碎陶片壘砌的陶井圈,,上面再用瓦片層層疊砌,就像福州中秋的傳統(tǒng)習(xí)俗擺塔,。其他兩口井也是瓦片砌的,。“這里的漢代水井是目前福州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古井,?!绷止f。
宋代大河道成“宋瓷博物館”
此次考古還挖出了10多條河溝與河道,。其中,,西漢建筑臺基的南邊有3條東西走向的河溝、河道,,分別是南朝,、唐朝、宋朝的,。由于這些河溝,、河道的東西方向被與其垂直的人防工程打斷,兩端受地鐵連續(xù)墻限制,,因此實際長度無法確定,。
宋代大河道較長,但被地鐵連續(xù)墻打斷了,。河道廢棄后,,變成垃圾坑,里面出土了很多瓷器,福建博物院專家陳子文稱之為“宋代瓷器博物館”,。從釉色上分,,這些瓷器有青白釉、青灰釉,、醬釉,、黑釉、綠釉等;從器型上分,,這些瓷器有碗,、杯、碟,、燈盞,、罐、壺,、枕等,。“這么多瓷器出土,,應(yīng)該是宋代經(jīng)濟繁榮的表現(xiàn),。”張勇表示,,瓷器多為碎片,,但大多可以修復(fù)。
出土大量貝類和骨頭
宋代大河道還出土了貝,、螺,、蛤蜊殼等大量貝殼類物品,骨頭等人類食物殘渣,,宋代的骨簪,,果盒,木桶片和底,,漆盒蓋子等,。其中,漆盒的蓋子上用朱漆寫著“鄭正”二字,,估計是漆盒主人的名字,。“這條河溝反復(fù)使用,,所以出土的東西多,。”張勇說,。
冶山北坡挖出的唐代大河道寬8.5米,、殘深3.8米,,屬于城壕性質(zhì),可能東接歐冶池,、西接西湖,。
南朝河溝寬三四米,殘深逾3米,?!斑@條河溝東接歐冶池,西通西湖,?!睆堄抡f,河溝里挖出的南朝人面瓦當(dāng),,鼻梁筆挺,,不像漢族人。
“這里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的河道,、河溝,,說明這一帶以前水量豐富,有些河道可能是溝通兩河,,起到排水與泄洪的作用?!标愖游耐茰y道,。
與水有關(guān)的遺跡的現(xiàn)身
此次,考古人員還發(fā)掘出唐代水井,、臺基,,以及明清木槽等與水有關(guān)的遺跡。
考古人員在東半部的唐代地層挖出一口大井,,內(nèi)外徑分別為2.1米和2.4米,,挖了逾2米深還沒到底。井圈上部是磚砌的,,下部是堅硬的生土層,。井里出土了大量的碎磚、瓦當(dāng),、板瓦,、筒瓦、盤口壺,、鹿角等,。這么多磚瓦的出現(xiàn),專家認為有兩種可能:一是井上面有亭子,,后來亭子坍塌,,磚瓦掉入井里;二是井廢棄后,,周圍磚瓦建筑堆了進去。
考古人員在東半部的唐代地層還發(fā)現(xiàn)一處臺基,。臺基呈曲尺形,,東、西兩邊分別被地鐵連續(xù)墻和人防工程打斷,,東西殘長2.7米,、南北殘長2.6米、殘高約1米,?!芭_基底下有淤泥,旁邊有較大的溝,,這可能是臨水建筑,。”張勇表示,。這處臺基的砌法很講究:臺基底下有淤泥,,先在較大范圍拋一層亂磚,起加固基礎(chǔ)作用,,然后在磚上夯二三十厘米厚的黃土,,再砌上石基,石基上砌磚,,磚上砌平臺,。平臺被破壞了,目前只剩殘留部分,,平臺上可能建亭臺樓閣,。臺基上有一層倒塌的堆積,出土了很多隋唐的磚瓦,、板瓦,、筒瓦等,其中一個筒瓦上有“大陏大莘”的銘文,,這是祈求豐收的意思,。
考古人員在西半部的明清地層,分別挖出大,、小兩個長方形的木槽,。其中的大木槽做得很講究——它是一圈插在淤泥中的木樁,內(nèi)砌一圈石條,,外擋一圈木板,,長2.9米、寬1.4米,,露出地面約70厘米,?!斑@兩個木槽的具體性質(zhì)現(xiàn)在還不太清楚,應(yīng)該是水上建筑的水下部分,。木板起擋水作用,,水不會沖進去??赡苁撬未蠛拥阑膹U后,,河邊住戶在河道上搭蓋的建筑?!标愖游耐茰y道,。
考古人員在東半部還挖出一條長10多米、殘寬2米的明代石板路,。專家估計那是鼓屏路上主要的道路,,到民國初年還在使用,后來改成排水溝了,。
【印證】
子城在冶城南邊
兩座城不重疊
林果說:“這個遺址很重要,。遺址的北邊主體是西漢閩越國宮殿遺址。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閩越國建立,,92年后被西漢滅掉。這段歷史在福州建城史上很重要,,福州的文明史(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這里開端,,后面中斷了。西漢統(tǒng)治者將閩越國人遷到江淮一帶居住,,但還有一部分人留下了,東漢時人又慢慢多了,,福州開始有了建置,,東漢在這里設(shè)置了侯官都尉進行有效管理,福建地方割據(jù)的歷史結(jié)束了,,真正并入中國城市社會發(fā)展的序列中,。”
福州到了晉代,,太守嚴高重新建子城,。“根據(jù)文獻記載,,子城建在冶城的南邊,。冶城與子城有無重疊呢?這是一直沒解決的問題?!绷止f,。
“這次考古,,明確了子城與冶城的建設(shè)沒有重疊,把冶城的南界和子城的北界確定下來了,,兩座城可能是以冶山路上的歐冶池為界,。”林果說,,最早冶城南界應(yīng)是以歐冶池北岸作為護城河,,子城是以歐冶池南岸作為邊界。子城的位置易確定,,因為北邊有城隍廟,,城隍廟是建子城的標(biāo)志。這次考古,,北邊漢代的地層上面沒有兩晉地層,,沒有發(fā)現(xiàn)子城,直接就是唐五代的東西,。由此證明文獻記載沒錯,,子城建在冶城南邊,子城與冶城沒有重疊,。福州的城市發(fā)展脈絡(luò)很清楚了,。
【建議】
專家建議建博物館
展示福州建城史
屏山地鐵考古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guān)注,我市文物部門多次邀請考古,、文史專家進行座談,。
專家們表示,屏山考古遺址內(nèi)涵豐富,,建議將屏山地鐵站改名為冶城站,,希望能建一座博物館,展現(xiàn)福州建城2200年的歷史,。
記者3日獲悉,,為保留、展示考古實物資料,,有關(guān)部門曾打算建遺址公園或地鐵遺址展示廳,,我市考古部門首次采用切割法,將重要遺址切割下來,,用鐵箱子進行固定,、保護。
(福州晚報首席記者 綦芬/文 陳建國/攝)